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征文 - 查看新闻-
与书为友:雨季不再来
与书为友:三毛《雨季不再来》
文/李志媛
一九九零年,她来到了中国西北的大地,看到了飞天。她一个人在夜半的敦煌走着,一年以后她就去世了。
想起她很突然,更想起了她的雨季,是多年来都不忘掉的记忆,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,顶真。谁校对时间,谁就会突然老去,当然,总也有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雨季。
在初中的时候,语文老师尤其喜欢我。大多是我总爱与语文老师分享我的文字的缘故,语文老师也常常从家里带些书来给我读。一读到《雨季不再来》,我就坠入到三毛的文字里了。记得当初每晚都恨不得要一直读到天明,也许是同样敏感又稚嫩的心,觉得这本书与我特别契合,《雨季不再来》中一些忧愁的心绪,感觉像在写自己。有一位编辑曾说过:“热爱文学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有一些共性,‘无事寻事,伤春悲秋’。 同龄人都没心没肺地开心享受着当下的每一分钟,你却过早地缅怀逝去的青春,总觉得比别人多了一点什么,他们不能理解;又觉得比别人少了一点什么,自己有点茫然。”正是这种心境,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吸引我。
《雨季不再来》是三毛从“二毛”到“三毛”的一段旅程,是三毛在少女时期对童年时光的一些记忆,以及到国外游学时的一些随笔。童年悲苦的回忆总缠绕着她,她拼了命地想要逃离,直到开始画画,直到开始她想要的“流浪”,雨季终于过去。对于二毛,她从未否定,她说:“人之所以悲哀,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,更无法不承认,青春,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的。”那段消失的雨季,或许也给予了她能够莽撞地向着未知而奔跑的力量。雨季过了便不会再来,曾经迷惘时的不安、跌倒时的苦难,都一一伴随着雨季自然而然地过去了,而她每一段“流浪”的经历,都沉淀下坚强乐观的三毛。
不论是二毛还是三毛,她总归是愿意热爱生活的。她有着一些自己都道不明的追求,寻找着一份简单的快乐。安静却叛逆的二毛逃课是为读书,地点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文字给予她的轻松和她所追寻的年轻人的情怀;向往自由的三毛因为一个突然的念头就毅然决然的去往撒哈拉,可能那里并没有她笔下那般美好,只是因为有荷西的存在,所以那里就是最快乐的地方,也是她追寻的爱存在的地方。
生命中的快乐是自己定义的,三毛的喜悦是细水长流,碧海无波,而你我的快乐也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追求,人总是要有些追求,可以无法言明,但一定能伴随我们向着光的来处一路探寻,一路成长。读书亦是读人,我愿如三毛般,在时光中磨砺,在逆境里前行,在生活中寻找自我。
如三毛在书中自序中所说的那样,“真正的快乐,不是狂喜,亦不是苦痛,在我很主观的来说,它是细水长流,碧海无波,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,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,那么我们即使不死,也在天堂里了”。我们的成长少不了挫折与雨季,但仍然会有希望与我们同行,就让我们通过三毛的《雨季不再来》,重拾那份朴实真挚的热爱,重温那阵不再来的雨季吧。